米氏常数(Km值)名词解释(米氏常数)
2023-10-07 10:36:04
•
古眉英
•
导读 大家好,我是小前,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米氏常数(Km值)名词解释,米氏常数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米氏常数(Km...
大家好,我是小前,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米氏常数(Km值)名词解释,米氏常数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米氏常数(Km)的含义是酶促反应达最大速度(Vm)一半时的底物(S)的浓度。它是酶的一个特征性物理量,其大小与酶的性质有关。
2、它被广泛应用到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生物制药、临床用药等领域的理论、实验和实践中。
3、Km的含义是酶促反应达最大速度(Vm)一半时的底物(S)的浓度。,即当V=Vm/2时,【S】=Km,单位为mol/l。Km是酶极为重要的动力学参数,其物理含义是指ES复合物的消失速度常数(k-1+k2)与形成速度常数(k1)之比。
4、扩展资料:
5、在20世纪初期,就已经发现了酶被其底物所饱和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在非酶促反应中,则是不存在的,后来发现底物浓度的改变;
6、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较为复杂,1913年前后Michaelis和Menten作了大量的定量研究,积累了足够的实验证据,从酶被底物饱和的现象出发;
7、按照中间产物设想,提出了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并归纳为一个数学表达式,称之为米氏方程式:v=Vm[s]/(Km+[s])=Vm/(1+Km/[s])。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