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地貌形成原因(丹霞地貌简介)
欢迎观看本篇文章,小升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丹霞地貌形成原因,丹霞地貌简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丹霞地貌的成因是流水的侵蚀。它与喀斯特地貌有许多共同之处。是流水的产物。而丹霞地貌的基础是红色砂砾岩,属于第三纪沉积岩。这种岩石会产生特殊的垂直节理面,在水流的作用下不断切割,最终呈现出独特的红色“峰林”景观,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科研价值。
2、 丹霞地貌的发育始于晚第三纪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褶皱松弛,抬升红色盆地形成流出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流水向下冲刷和重力崩塌,形成赤壁赤壁、石壁、石峰、石柱、石巷、石洞。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的一种水平构造地貌,是指红砂岩经过长期风化、剥离和水蚀作用而发育的各种丹霞峰。中国广东的丹霞山以陡峭的悬崖和陡坡为特征,是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
3、 丹霞地貌是由以陆相为主(可能包括非陆相夹层)的红层(不限红层年龄)发育而成的陡坡地貌。目前这个定义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也可以表述为“以陡崖陡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
4、 丹霞地貌在中国分布广泛。目前已查明的丹霞地貌有1005种,分布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其中,川南珠海、七洞沟属于少年丹霞,贵州赤水丹霞属于青年丹霞,广东丹霞山属于成熟丹霞,江西龙虎山属于老丹霞。丹霞地貌位于热带亚热带湿润区和温带湿润区。
5、 东部沿海地带可形成最低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可形成最高海拔。但相对集中在东南、西南、西北地区。除中国外,分布于中欧和澳大利亚,其中中国分布最广。1928年,冯景兰等人将构成丹霞山的红色地层及粤北相应地层命名为“丹霞组”。1938年,陈首先提出了“丹霞山地形”的概念。1939年,陈正式使用了“丹霞地貌”这一分类学术语。此后一直使用丹霞层和丹霞地形(地形即地貌)的概念。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