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前沿科技 >   正文

长城宝马合作遇困合资品牌为何频频难产

导读 据《南德意志报》报道,宝马与长城合资成立光束汽车生产电动MINI的项目,目前陷入僵局。事后,长城与宝马方面均表示传言不实。但该项目真...

据《南德意志报》报道,宝马与长城合资成立光束汽车生产电动MINI的项目,目前陷入僵局。事后,长城与宝马方面均表示传言不实。但该项目真如他们所说的那么顺利吗?由于合作方向和企业文化间存在差异,宝马与长城合资成立光束汽车生产电动MINI的项目,目前陷入僵局。据悉,宝马工程师前往长城汽车参与研发的长期计划已被取消。对此,慕尼黑的一些内部人士甚至认为,“合资项目极有可能面临失败。”

据《南德意志报》报道:消息一出,亿欧汽车立刻与宝马和长城方面取得了联系。

长城汽车明确表示:“目前,光束汽车项目进展顺利,项目团队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众多成果,双方股东对此项目充满信心。”

相较之下,宝马的表态则稍显暧昧:“不对传言发表评论。”一方面,作为外资公司,宝马对外表态需与总部保持高度一致;另一方面,德国媒体做出此番推断也并非空穴来风。

根据报道,光束汽车项目有可能失败的原因主要有3点:

双方企业文化存在差异,所以沟通合作中存在摩擦。

首先,双方都是深耕汽车产业多年的老牌汽车企业,早已结合本土特色,形成自己的发展规则,

第二,作为豪华品牌的宝马,不愿意在质量和安全标准方面作出让步,而长城作为一个平民品牌,则希望实现高性价比的生产,在这一点上,双方存在分歧。

该公司的净利润为仅20.68亿欧元,同比去年上半年下降了52.5%,跌幅过半。

最关键的一点则是,虽然今年上半年,宝马的总收入相较去年有少量的增长,但实际上,宝马新CEO奥利弗·齐普策即将上任,集团正在严格控制成本和利润率。而光束汽车项目初期投资51亿元,这笔不到7亿欧元的投资如今看来可能不够,要满足宝马的标准就要增加投资,但追加投资则意味着,宝马集团将面临预算吃紧的问题。

因此,即便“合作项目目前正在顺利推进”,这些问题依旧是客观存在,并且需要双方妥善解决的。

宝马与长城的合作可以追溯到2016年,当时就有传闻称宝马与长城将成立合资公司,但或许由于政策限制,官方一直没有发表公开声明。

直到2017年6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完善汽车投资项目管理的意见》并明确表示:支持企业开展国际合作,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国际技术、资本、人才等资源提升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水平。《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对新建中外合资轿车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中外合资企业数目的规定仅适用于传统燃油汽车,新建中外合资纯电动乘用车企业投资项目按照《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办理核准。

这个政策的颁布味着,外资汽车企业在中国不再受最多只能成立两家合资公司的限制。此后不久,宝马与长城就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光束汽车,并于2018年2月23日,正式签署合作意向书,确认合作内容为MINI纯电动车型的本土化生产。

不仅仅是宝马,在政策颁布的前后,各大外资企业都开始积极与本土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其中江淮与大众、众泰与福特就是这股浪潮中的代表,

甚至可以说,这个开放政策就是因江淮大众而生的。

但在宣布合作之后,如今,这些合资企业的发展似乎并不尽如人意。

2017年6月,江淮与大众正式签署合资协议和投资协议,新能源汽车项目随之开工。同年12月,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次年4月发布了合资品牌思皓。2018年5月,江淮大众的首款产品思皓E20X下线。从公司筹备到首款车下线仅仅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江淮大众的发展似乎“顺风顺水”。

然而,又一年多过去了,思皓E20X依然没有上市。对此,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迪斯表示:“E20X的一些技术参数与预期标准尚有差距,目前正在调整和测试。”思皓E20X迟迟不能上市,是否真的如迪斯所说是因为技术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思皓E20X车型早已超出了一般车型从下线到上市的时间周期,合资公司正面临难以解决的问题。

同样,众泰汽车与福特汽车的合作也是举步维艰,甚至比江淮大众更为惨淡。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一位众泰内部人士曾透露,“目前众泰和福特的合作,就只有众泰方面的工程师在做,福特方面没人管了,合资的研究院已经基本成为了摆设。”

众泰汽车与福特汽车于2017年11月正式签署合资项目,宣布将成立众泰福特汽车有限公司,但截至目前,该合资公司还未通过发改委的正式审批。根据双方的协议,合资公司的首款新车将会在2019年9月投产,但从目前的进度来看,想要在一个月内实现投产,可以说是“天方夜谭”。

就目前来看,本土企业的造车水平很难满足国际巨头制定的标准,而外资企业的资金紧张问题也使其无法走上国内政策利好所打通的“快速路”。

不难看出,从江淮大众,到长城宝马,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合作都没有那么顺利。

合资无疑是一个互利共赢的方式,但如何最大化地实现合资项目的价值,是中外企业都该思考的问题。

在新能源领域,中外合资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路还很长。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