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每日动态 >   正文

全国“鸟市”大调查:记录在售鸟类346种 共计14万余只

导读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微敖 实习生 程丹妮 来自中山大学、朱雀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调查规划院、北京师范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工作者和志...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微敖 实习生 程丹妮 来自中山大学、朱雀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调查规划院、北京师范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工作者和志愿者们,对中国内地31个省份的200余家宠物鸟类市场进行了一项“全国鸟类市场调查工作”,调查共记录到有16目48科346种,共140723只鸟类个体在这些宠物市场出售。

他们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2016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原国家林业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保护候鸟专项行动”之后,这些宠物中的鸟类总个体数显著下降;并且随着2021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调整,受贸易威胁的鸟类物种保护覆盖情况也得到了大幅改善。

北京时间2024年6月11日,知名国际学术刊物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Th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下称“PNAS”),以“Nationwide law enforcement impact on the pet bird trade in China”为题,在线发布了这一论文,介绍了上述研究结果。

6月12日,该篇PNAS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之一,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阳教授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为打击非法鸟类贸易,维护候鸟等野生动物种群安全,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原国家林业局)于2016年10月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保护候鸟专项行动”,组织力量彻底排查候鸟迁飞停歇的重点区域,阻断非法交易链。同期,由阿拉善生态基金会资助,“中国观鸟组织联合行动平台(朱雀会)”组织的全国鸟类市场调查工作于2016年秋季和2017年春季开展,以资深观鸟者组成的调查小组调查了中国内地31个省份的200多个宠物鸟类市场的贸易情况。为系统评估保护执法的效果,科研工作者们以2016年全国“保护候鸟专项行动”为例,通过分析专项行动前后全国宠物鸟类市场的变化情况,来反映保护执法的成效模式。

研究发现,在全国执法专项行动后,中国鸟类宠物市场中的鸟类总个体数显著下降。其中,受保护的鸟种个体数显著下降,从平均每个市场443只个体下降到242只个体,而未受保护的种类个体数显著上升。同时,本土野生鸟类的个体数也显著下降,而人工繁育的鸟种个体数显著上升。

上述研究还发现,从鸟类类群上看,雀形目是最主要的“被贸易类群”(即被出售的鸟类),约占被贸易本土野鸟种类的90%。然而,市场上大量出售的本土雀形目鸟类中仍有约三分之一的物种未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或《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其面临的贸易威胁未能及时受到保护关注。

研究认为,执法的强度和公众的保护关注都与物种的保护等级紧密相关,因此要更好地发挥执法的效果,需要结合物种的贸易情况来科学评估保护名录的设计,以防一些受贸易威胁严重的濒危物种遭遇灭绝风险。

不过,上述研究也谈到,随着2021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调整,受贸易威胁物种的保护覆盖情况大幅改善。在全国宠物鸟类市场中贸易量排名前10的本土野生鸟类中有7种已被列入调整后的重点保护名录,包括画眉、红胁绣眼鸟、蒙古百灵、红嘴相思鸟、鹩哥和红喉歌鸲等。

刘阳等科学家认为,这七种鸟类未来的贸易和保护动态值得进一步研究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