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汽车 >   正文

一汽丰田就是它的利润奶牛 可是如今为何要出售这样优质

导读 11月23日,一直热衷变卖资产的一汽夏利发布公告称,自2018年3月1日开始筹划向控股股东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出售持有的天津一汽丰田汽车

11月23日,一直热衷变卖资产的一汽夏利发布公告称,自2018年3月1日开始筹划向控股股东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出售持有的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一汽丰田”)15%的股权。若此次股权转让完成,这意味着一汽夏利手里持有的一汽丰田所有股权将全部卖完。而对于一汽集团来说,它在旗下控股的子公司里股比大部分将达到50%以上。

为何要出售手里的优质资产?

对一汽夏利来说,一汽丰田就是它的利润奶牛,可是如今为何要出售这样优质的资产呢?

这与2010年后一汽夏利的持续亏损脱不了干系,尤其是在2018年如果一汽夏利的财务报表再度亏损即将面临退市,一汽夏利此时选择变卖资产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续命”。

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天津市微型汽车厂,1997年改制成立天津汽车夏利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02年6月14日,一汽集团与天汽集团签署重组协议,一汽集团受让了原由天汽集团持有的公司50.98%的股份,对公司拥有控股权,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由此得名。

从2006年-2010年同期三季报业绩的数据表现情况来看,夏利似乎并没有那么糟。

然而一汽夏利的业绩增速却在2010年后戛然而止。在2013年和2014年,夏利因连年亏损即将触及A股退市红线时,便以出售一汽丰田股权带来的高收益实现扭亏,避免了退市的尴尬境地。

2015年,一汽夏利又通过将产品开发中心整体资产、动力总成制造部分相关资产转让给一汽股份,实现扭亏;2016年,一汽夏利继续通过出售持有的一汽丰田15%的股权完成扭亏。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亏损16.41亿元,不到两年的时间,一汽夏利亏损已经超过25亿元,曾经股权置换所得的25亿元已消耗殆尽。

2018年8月30日,一汽夏利公布2018年半年报,公司资产总计46.37亿元,负债合计51.86亿元,所有者权益为-5.49亿元,一汽夏利“资不抵债”。于是2018年9月底,一汽夏利以1元的价格将全资子公司一汽华利100%股权转让给南京知行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借机甩掉了高达8亿元的债务。

如今一汽夏利卖掉手中最后的“王牌” ——手中15%的一汽丰田股权,继续用变卖资产的形式来扭亏为盈避免退市,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手好牌为什么打得稀烂?

回顾曾经,一汽夏利也算是捏着一把好牌!记得90年代,经济实惠的夏利曾作为“国民车”连续18年占据国内经济型轿车销量头把交椅,是家庭购买第一辆轿车的首选。2000年前后,夏利在出租车市场的份额高达40%左右,在北京更是高达70%。

曾经如日中天,如今一手好牌却被打烂,这一方面是因为对国内汽车市场认识和前瞻研究不够,自身产品开发、营销能力和意识、品牌塑造能力不强,导致在经济性轿车市场快速萎缩的背景下,一汽夏利的产品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步伐未能跟上汽车市场消费升级快速变化的需求。

意识到问题的一汽夏利在2014年和2016年分别推出过骏派D60和骏派A70,企图走出困境,然而由于新产品是国内技术的拼拼凑凑,“有价无性”的产品被市场啪啪打脸:2018年前7个月骏派D60销量为4134辆,骏派A70销量为70辆,在同级别车型的销量排名都在100名开外。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作为一汽集团旗下子公司,一汽夏利不得不与兄弟公司一汽轿车“争宠”,最后的结果是两败俱伤。

2000年以后,夏利在出租车市场保有量急剧下滑,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2002年夏利转让51%的股权给一汽集团,企图报上一汽集团的“大腿”。进入一汽体系后,一汽夏利面临与兄弟公司一汽轿车的“争宠”。两子相争导致来双方元气大伤,一汽轿车的情况同样不乐观。一汽轿车2018年半年报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只有0.81亿元,同比下滑70.08%。

同业竞争问题成了一汽集团的一块心病。2017年9月,一汽集团董事长徐留平上任后曾开表示:“对于一汽已有的品牌,我们将缩减其生产线,集中整合在奔腾一个品牌下进行发展。”

同月21日,一汽夏利发布公告称,一汽集团拟以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协议转让所持公司部分股份。2017年11月转让方案确定,一汽集团拟转让其所持一汽夏利24.73%股份,以65亿元的价格寻求新战略投资者。

至此,一汽夏利沦为“弃子”。然而转让公告发布后,“接盘侠”却迟迟没有出现,一汽集团转让一汽夏利的计划告吹。

小编语

一代“国民车企”就此陨落的惨痛经历,不禁又让人联想到“股比放开”后,我国汽车工业即将面临的巨大变革。

虽然一汽夏利此番变卖一汽丰田15%的股份是向一汽集团出让,完成交割后一汽集团持有一汽丰田的股比将达到50%。但是此举还是不免让人担忧那些在前合资政策时代一路躺着赚钱,却缺乏技术创新能力的国有企业,未来何去何从?曾经的合资企业丧失了政策护体会不会变成外方独大,甚或变成外放独资?

总体来说,相信未来在更开放、公平的环境下,我国的汽车工业会将会更加良性健康的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