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汽车“攻势”
数字化转型,对于传统汽车的从业者而言,看起来还是一个陌生的词汇。
然而,现实是,把汽车产品数字化,把企业运营数字化,把一切实体的东西数字化、虚拟化,将成为传统车企不得不直面的事关生死的战略抉择。
然后,软件将会定义这个产业,而数据则会驱动运营。
与此同时,百年汽车产业当下所面临着的绝大多数的科技变革,都绕不开以数字化。实现数字化转型,最核心的技术是云计算。
几乎所有的科技巨头,都已经看到了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所蕴藏着的巨大的机会,并围绕与此,展开猛烈的争夺。以“产业互联网”和“软件定义”的名义。
中国最受人尊敬的科技巨头之一,华为,也已经出现在这个战场。毫无悬念,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将会全力以赴地与其他科技巨头在汽车产业的数字化转型领域,展开激战。
一
数字化转型,是现阶段车企面临的、真正的核心战略转型,也是最大的挑战。
汽车产业,正经历百年一遇的科技变革,电动化、自动化、网联化等概念纷至沓来,对于车企决策者而言,做出正确的取舍和抉择,并不容易。
乱花渐欲迷人眼。
然而,穿透喧嚣,就会发现:电动化、自动化和网联化,对于车企或汽车而言,只是新增的技术而已。是否拥有这些技术,并不决定车企的生死。如果在短期之内没有能力自研,在市场上也会有相应的供应商。
此外,在传统汽车上,增加一项或多项技术,并不能改变产品的竞争力。传统EV不断地在市场上遭遇滑铁卢,已经一再证明了这一点。
数字化转型,才是传统车企现阶段面临的、真正的核心挑战:
因为数字化转型,对于汽车产品以及车企而言,不是某些部件的修修补补,而是一种整体的变革,是包括产品理念,运营理念,组织形式,甚至是企业基因的重塑。
核心的变化是:
在产品定义上,汽车将会从机械产品变成软件定义的产品、数字化产品。在企业运营上,将会从传统的技术、制造、销售变成新技术、新制造和新零售。
这些变化的背后,就是将一切数字化,无论是硬件产品、还是工艺、流程,亦或是业务模式,都要标准化、虚拟化。可以通过软件定义,由数据驱动运营。
互联网技术在经过30年的发展之后,开始全面向传统产业进军,与传统业务进行数字化融合。这样的浪潮,已经不可阻挡。
数字化转型的威力,通过新零售的实践已经一览无遗。
比如,零售企业被数字化之后,不仅线下的实体门店在运营,在云端还有一个数字化的虚拟门店在运营。
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管理人员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了解实体门店的运营情况,进行销售,采购,物流等运营策略的调整,同时还可以了解客户的需求;与此同时,虚拟门店可以进行在线销售,进一步扩大门店的服务能力。
显然,普通的销售门店,在面对经过数字化改造之后的门店的冲击之下,是没有抵抗力的。
对于传统汽车产业而言,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已经刻不容缓。
首先,像特斯拉这样的带有硅谷基因“野蛮人”已经冲到了家门口。在表面上,传统产业的人士总是倾向于从配置和技术层面上看特斯拉的产品,甚至于以此进行拷贝。
但是,马斯克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在本质上打造的就不是传统汽车产品,而是数字汽车。特斯拉的汽车,除了拥有优秀的驾控性能之外,更大的不同是,在一开始的架构设计上,就是一台数字化汽车,包括统一的计算平台,统一的操作系统,永远在线,不断地OTA,最终将会形成庞大的应用生态。
苹果在打造iPhone的时候,并不是在打造一台手机,而是在打造一台移动计算机。所以,诺基亚最终完败。
如果传统车企不能从架构上,就将汽车定义为一台数字汽车,仅仅在传统汽车上搭载一些新技术,最终的结果恐怕会是被降维攻击。叠加在传统架构上的新技术,基本上很难发挥作用,只有在全新的架构上,新技术才会真正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
遗憾的是,更多的传统车企,对增加外部技术的关注度,远远超过了打造一个全新的汽车产品架构。
在运营上也一样,数字化转型将会极大地影响运营效率。在新零售上,特斯拉已经玩的“风生水起”,下一个变革的方向一定会是“新制造”。
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毫无疑问,将是一场死亡角逐。令人感到诧异的是,素以传统和保守著称的德国车企——大众汽车集团,第一个冲出了起跑线。
2019年2月25日,这家德国汽车巨头,在公司内部成立了一个名为“数字汽车和服务”的部门,原大众汽车集团MEB平台研发负责人Christian Senger出任这个部门的负责人。与此同时,Senger成了大众品牌乘用车董事会中的第一名专职负责软件业务的董事。
Senger的使命非常清晰,他的老板,即大众汽车集团CEO赫伯特•迪斯已经明确提出,大众要成为一家由软件驱动的汽车公司,而汽车产品,将会成为由软件定义的产品。为此,大众汽车集团,计划在不远的将来,从每年将近140亿欧元的研发预算中,拿出一半投入到软件研发当中。
赫伯特•迪斯,已经警告了所有的零部件供应商,大众汽车集团将会接管汽车中核心零部件的软件开发工作。
大众汽车集团,在未来,将会开放汽车上大部分的控制功能,以API接口的方式提供给第三方应用开发者,供他们通过软件来定义。
对于未来时间的程序员们,甚至可以如此想象:世界上行驶的大多数车辆,包括这些车辆里的传感器,都将会虚拟化,并上云。我们坐在办公室,或者家中,就可以通过软件与之交互,并让这些硬件,做我们希望它做的事情。
比如,如果我们给车主们以好的方式分成,与1000万辆汽车的摄像头建立了联系,就可以搭建一个无所不能的“天眼”系统,通过AI的算法,就可以监测违章、路况、甚至嫌疑犯等状况。
对于Senger而言,他首要的工作是将汽车产品以及它们的硬件标准化、虚拟化并上云。当然了,从大众汽车集团而言,不仅汽车产品需要数字化,它们的服务需要数字化,工厂、销售、采购、售后等一系列工作都需要数字化。
科技巨头微软,率先拿到了传统汽车产业大规模数字化的第一块巨大的蛋糕。他们与大众汽车一起,将联手打造一个基于微软Azure云的名为“大众汽车云”的东西。
为了要把所有汽车产品数字化,Senger联手微软的工程师,干了两个重要的事情:一方面,将汽车里面多大70多个ECU干掉,整合成为3个核心的计算平台,来负责汽车上面所有的执行机构的运算需求,此举实现了执行部件和芯片的标准化;另一方面,打造一个名为vw.OS的系统,来控制这些硬件,并给出了标准化的API,让软件可以对这些硬件进行控制。当然了,做完硬件标准化和虚拟化之后,上云是必须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辆汽车能够带给用户怎样的体验,已经不取决于车内的硬件了,而是取决汽车的软件应用生态。应用生态越丰富,越具有竞争力,数据量越大,用云量也越大。
在数字汽车时代,当初的安卓生态击败WinPhone生态的故事,还将会继续上演。
与此同时,数字化转型的浪潮,正在向汽车企业运营的纵深渗透。
比如,在汽车制造的质量控制领域,通过计算机视觉,一些车企已经能够对汽车部件,进行100%的质量检测和控制。
这并不是一个困难的事情,只需在产线上架若干个摄像头或传感器,就可以对零部件进行从里到外的“CT”般的扫描,再根据云端训练的算法,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比对,以判断零部件是否合格。
这套系统完全可以延伸到零部件供应商那里,对供应商们生产的每一个零部件,进行全面的检测。
甚至于,包括经销商系统,物流系统,库存系统,供应商和生产体系,在未来恐怕都会数字化,上云。这将会为柔性化生产、定制化生产奠定基础。并消除大量的库存,降低浪费,节省人力。
若干年以后,那些还不能实现数字化运营的汽车制造商,在运营效率上,将会逐步与竞争对手拉开距离,最终在竞争中失败。
二
传统汽车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对于包括像华为这样的科技巨头们而言,是难以抗拒的机会。
首先,汽车制造产业的产值和规模非常大,这是一个不包括后市场,就接近10万亿元的大产业。截止目前,这个产业的数字化变革还处于初期,完全是一片“蓝海”。
其次,汽车产业不仅仅在研发、制造、销售和售后上拥有巨大的数字化机会。更重要的是,汽车产品本身,在不远的将来,也将会从机械产品转变为数字产品。汽车上由于拥有超强的算力,以及为数众多的传感器,执行部件,其产生的数据量,恐怕会比手机大几个数量级。
AI芯片、5G通信、语音、大屏、AR和VR等交互方式,将会让汽车产生的数据量再度飙升,所带来的云计算契机,无不让科技巨头们跃跃欲试。
最后,数字化浪潮所带来的云计算的机会,对于科技企业而言,是现在时。车企们为了实现数字化战略,现在就需要把业务虚拟化,放到云上。这里会产生大量的存储、云计算、带宽、AI等各个方面的需求。相对而言,自动驾驶,V2X,AI芯片等机会,看起来离产业化还有一些距离。
对于车企而言,科技企业所提供的云计算服务,也是数字化转型中必不可少的。
1、几乎绝大多数的世界500强企业,都不具备管理大规模的服务器集群的能力。这些企业,哪怕要自建“私有云”,也需要云计算服务商的帮助。这显然也不是汽车制造商的强项。汽车企业不需要掌握数字化转型背后的庞大的IT技术,而是要利用这些技术,实现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汽车和提升运营效率。
2、传统车企,在对自己的业务进行数字化之后,依然不具备大规模的数据处理能力,需要科技企业在AI方面提供能力帮助。当然了,AI的能力,如果不能与车企在生产经营上的know-how结合起来进行训练,也毫无用处。在这个方面,车企与科技企业必须要合作,才能形成1+1>2的结果。
3、可大幅降低数字化成本。降低硬件的数量,以及组建运维团队,包括在服务器端进行比较重的研发。此外,还可大幅提高数字化的进程,利用AI、大数据等技术,提升效率。此时的汽车企业,需要节省一切不是必须的支持,将所有的资金用于决定生死的地方,比如打造数字汽车,为了打造这样的产品招募有竞争力的人才。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科技巨头们,频频与车企进行亲密的互动。
腾讯的马化腾,在这里面,音量是比较大的。他为产业界贡献了若干耳熟能详的的名词,如“产业互联网”、“数字化助手”、“用云量”等等。
从2017年9月到2018年11月,马化腾总共五次与汽车产业的巨头们会晤,表现出了极强的合作意愿。
百度创始人兼CEO李彦宏,是另外一个频繁与车企走动的科技大佬。
当然了,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战场上,阿里是另外一个重量级玩家。作为中国云计算市场的老大,马云几乎没有主动向车企们示好。连现任的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阿里集团CTO张建锋,甚至于不在汽车圈出没。
这就是阿里的不对了。
尽管在消费互联网时代,阿里云确立了领先的地位。但在那个时代,阿里的领先地位,比较大的一部分也因为竞争对手的不够强大。当时仅仅有包括像青云、UCloud、七牛等初创企业,向阿里的阵地发动一些并不猛烈的攻击。
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情况完全变了。华为、腾讯和百度,全部将云计算业务列为公司的核心战略重点,并由公司最高决策者牵头,参加市场的竞争。
在汽车的数字化转型上,华为的攻势尤为凶猛。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亲自上阵,来推进华为与汽车产业的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合作。
从2015年起,徐直军就已经开始与时任一汽董事长徐平、总经理许宪平接触,并展开战略合作。
随后,徐直军又先后与一汽现任董事长徐留平、广汽董事长曾庆洪、长安汽车总经理朱华荣、东风汽车董事长竺延风、东风汽车总经理李绍烛、上汽集团陈虹、北汽董事长徐和谊亲切会晤,达成战略合作。
如此疯狂地“收集”汽车大佬们的微信号,真是令人羡慕嫉妒恨。在大多数情况下,华为云,都是徐直军向车企大佬们亲切交谈中的重要话题。
汽车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产业互联网争夺战的重中之重。在这个战场,来自传统2B市场的科技巨头和起家于消费互联网的后起之秀,势必会有一场“模式之争”。
三
华为,作为国内最受人尊敬的科技企业之一,围绕着数字化为核心的云计算和AI,是其踏足汽车产业,最为关键的一次战略扩张,事关重大。会遇到哪些机会和挑战呢?
机会:
1、华为相对于BAT而言,能够为车企提供更加广泛的服务,包括AI芯片、5G通信、整车电子电气架构、自动驾驶、车联网硬件和软件系统、V2X、电控等全方位的科技服务,这使得华为在与车企展开集团层面上的合作时,处于更加有利的位置。
2、对于车企而言,数字化转型中,提升效率最关键的能力是AI能力。当然了,现阶段百度在AI上的储备是最雄厚的,但华为有一个明显的优势,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拥有服务器端AI芯片的科技巨头,这使得华为云,能够以更加快的速度以及和更可承受的价格,将AI能力提供给客户。
3、在5G通信领域,华为已成为全球老大,不仅在5G基站的出货量位列全球第一,5G芯片这块,也具备了与高通分庭抗礼的实力。汽车产品的数字化转型,5G技术是重中之重,在这个领域,华为的技术恐怕会是任何一个车企的首选。5G和云的连接,是天然的。
4、华为本身是通信出身,作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通信巨头,在私有云的搭建,以及网络数据传输方面,拥有更强的竞争力。这对于一些考虑使用“混合云”的车企而言,很具有吸引力。
5、华为在整车电气电气机构上的优势非常明显,在与车企共同打造数字化汽车的竞争中优势明显。
6、华为做政企业务出身,能够更好地服务好B端的客户。
挑战:
1、规模快速扩张,但盘子仍然有限。云服务的特性是,规模越大,更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资源调度,效率也就越高。同时,就会更具有成本竞争力。
2、云计算服务,对运营的要求比较高。缺乏互联网运营经验的华为云还需要踩一些坑。
在数字化转型中,科技巨头们,对一个产业的熟悉成本,将会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客户的需求,打造出更加高效的应用。
当然了,现在的产业互联网才刚刚开始,主要的选手们,还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3、汽车制造业,有自己的know,和固有的运营规律。加上BAT各有所长,特色鲜明,竞争非常激烈。比如阿里有规模优势,百度在AI上有很强的说服力,而腾讯在应用上,几乎难以匹敌。能否不断地提出对汽车产业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和不断创新,是对华为接下来的重大考验。
这注定是一场恶战和持久战。
当然了,华为为此做了非常多的准备,在所有云服务巨头中,华为是为汽车产业准备了最多的云计算解决方案的公司。
包括面对企业运营的“汽车仿真”和“数字化营销”云计算解决方案,以及面向数字汽车产品的“车联网”和“自动驾驶”云计算解决方案。相对而言,阿里云则未能提供“自动驾驶”的云计算解决方案。
有趣的是,百度云和腾讯云,并未在自己的云服务首页上,列出面向汽车产业的解决方案,令人感到遗憾。
四
对于所有的车企而言,看着如此之多的科技巨头,为了自己的数字化转型而打得一塌糊涂,无疑是一件令人幸福的事情。
那么如何应对这么多的追求者呢?对于车企而言,多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至少需要有一个PlanA和PlanB。
据全球云管理服务厂商RightScale发布的2019年的云状态报告显示,在786家被调查企业中,84%的受访者表示,使用了4个以上的云平台。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
首先,企业在一家云平台出现状况的时候,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恢复服务。
其次,彼此间的竞争,能够让企业主享受更好的服务。包括价格,以及其他的售后服务。云服务市场,一家独大,并不符合车企的利益。
当然了,尽管科技企业踊跃争做车企的数字化助手。但相关的企业,依然需要培养自己的数字化团队,至少需要做到能够把供应商用好,比如多云的管理,数据的迁移等基本的工作。
汽车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将会是接下来所有的车企战略转型的重点。要么成功,要么失败。
围绕着车企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云服务”的机会,则会成为包括华为在内的所有科技巨头的必争之地。
两股浪潮合二为一,汽车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