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如何降低成本收效大 实施周期短
图1对标和成本分析车型
近年随着原材料、能源和人工成本的不断增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整车售价递减;各款新车型的数字化 、智能化等客户特征需要更多的研发投入; 这一切,使汽车企业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 。其中一些有远见的企业选择了在保障客户特征和产品质量的前提下, 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道路, 它不仅成为汽车企业的必修课, 而且是优秀汽车企业每天都要做的日常业务。
为了降本增效,主机厂、零部件供应商却经常苦恼于以下两点:
1. 能够产生的技术降本点子太少、降本金额太小
2. 为实施技术降本点子的一次性投入(验证费用、模具费用)太大、降本回收周期太长
形象地说,国内汽车企业降本增效的现状犹如图2,“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年初作者去某主机厂整车对标降低成本项目的路上)。
图2汽车企业降低成本的现状,“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为什么产生的技术降本点子(VAVE点子)很少?
作者在通过和主机厂共同做降本项目时,观察到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
研发工程师们多是从自己负责的一个零部件或者一个子系统去看,有没有降本点子 ?由于观察角度的局限,产生了个别降本想法后,又都被挡在产品标准、零部件要求书、耐久性、质量要求,甚至“造型部门决定”的“边界函数”之外了,好不容易想到一个降低0.1元的点子,马上又被自己或者以上这些原因被否决了。经验教训(Lessons Learnd)是什么呢 ?
作者认为:
●标准是经验数据,无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还是企业标准,它是前人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新材料的开发、新工艺的产生、新的生产设备的出现,标准是需要修订和跟进的。
●零部件要求书也是需要时时“推敲”的, 比如,要求书是不是反映了客户使用时的真实负载 ?过度工程(Over engineering)常常发生!
●耐久性要求,它是不是大大超出客户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 ?这里,可以列出无数的案例。
●质量要求,没有量化的质量要求不是质量标准,比如,无瑕疵的真皮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有在定义每单位平方面积上容许多少个、多大的疤痕,才是真正的质量要求。
●“造型部门决定”的,已经成了设计工程师们的“避风港”。造型部门,也只是整车开发的一个部门,它也需要在产品定义时听取销售部门反映的客户需求,哪些是客户特征,哪些不是; 哪些是客户关注的,哪些不是。造型的设计语言一定是与客户和市场的需求紧密联系,造型不单单是造型师的艺术品,比如,一个全镀铬的门把手,真的很好 ?如果在夏天,客户去打开停车场晒了几个小时的车门时,镀铬的门把手会烫手的(由于镀了铬的金属涂层),这就不是客户特征了,而适得其反。取消镀铬,塑料表面增温不多,降低了成本、又不烫手(保障了客户特征)。
通过这些反思,产生降低成本的点子多起来了。
当然,这还是不够的,针对这个降本项目,作者还引入了成本工程的一些新方法,比如:
●标准化问题引导的零部件和总成价值分析
●按目标成本进行设计(Design to cost)的型态盒创意法
通过这些新的成本工程方法在这里的实战应用,降本的点子就源源不断产生,并且其中相当多的降本点子,单个降本点子的降本金额也高起来了,工程师们反馈道:“怎么以前就没有想到呢”?
图3 对标降本项目中的一些内饰件
如何找到那些降本金额又大、回收周期又短的点子呢 ?
在这个客户降本项目中,作者提出了多维度的ABC分析,针对降低成本金额、验证费用、回收周期
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通过数学函数的解析分析,找出了降本金额大,同时回收周期短的点子了。
这个客户项目周期2个月,产生了上百个技术降低成本点子 (VAVE点子),单车降低成本总额数千元,实现了在车型生命周期内降低成本净现值(NPV)数亿元 !
总结
因为持续增加的成本压力和市场竞争,降本增效是汽车企业的“常规动作”, 而系统地应用各种(新的)成本工程方法,不要受各种“边界函数”的局限, 开拓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的“视野”,是汽车企业实现规模化降低成本有效而迅捷的道路 。当奔驰 、奥迪 、福特、 大众等汽车企业2017-2018年相继宣布,未来几年各自要降低数十亿欧元(或美元)成本时,中国汽车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剧增,降本增效迫在眉睫!
刘晓毅博士
作者(观昱机电技术(costkey-solutions.com)创始人、CEO),德国戴姆勒集团(奔驰汽车)21年新生产工艺、整车开发和成本工程部门高级经理,德国物理学家奖获得者,河北省百人计划、省级特聘专家,长城汽车技术中心高层技术管理,主导全集团产品降本工作。中国汽车产业培训基地特聘讲师,高顿财税学院合作培训讲师,上海安亭政府、常州市政府特约成本工程培训嘉宾,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