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硬件的物理性能及环保性也在持续提升 汽车零部件可
据外媒报道,成本VS品质、人工VS自动化设备、硬件VS软件是汽车制造业面临的艰难抉择。随着自动驾驶车辆在汽车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资源被分拨到软件研发中。成熟的车载资通讯系统、复杂的碰撞规避系统都离不开软件的支持,后者已融入到汽车产品及车辆的日常使用中对于未来的车辆设计而言,软件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对新款概念车而言,尽管软件极为重要,但对车载硬件的投资也不容落后。硬件是先进技术的保障,车企对该领域的投资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车载硬件的物理性能及环保性也在持续提升,汽车零部件可承载更大的负荷,使用寿命也更长,这主要得益于专业的工程设计及大量的材料测试。当代车辆在设计时,还考虑到了对温度变化、道路碎屑及日常潮湿环境的耐受性,提升其对环境的耐受力。
然而,要提升车辆的环保功能,仅靠提升硬件的性能也是行不通的。Gordon Murray的新底盘车架(chassis frame)技术就在设计时大幅削减了商用车的重量,其采用铝制薄壁管(thin-wall tubing)及蜂窝状碳纤维复合面板,将底盘车架的重量降低了一半。该技术可实现车重减半,适用于各细分市场的不同类型的车辆。
因此,硬件投资和软件投资没法设定明确的可比性,因为对新款车型而言,两者都十分重要。
对于车企而言,重要的是在选择软件、硬件供应商时务必仔细且谨慎,投资时对软硬件一视同仁,从各大供应商中选择适合的伙伴方(制造商)。换言之,软硬件投资(比例)间的差异微乎其微。
对软件而言,补丁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车企需要了解软件应用的升级是持续性的,且需要确保维护的高效性。以碰撞规避系统为例,该系统依赖于摄像头及雷达的精度,旨在碰撞事故发生前予探查到碰撞风险。若无定期的升级及校准,车载软件将无法精确地执行上述任务,甚至在碰撞事故即将发生前出现故障。
另一方面,硬件在设计时则无需考虑持续性的升级,这样太豪奢了,且不现实。硬件只需能改动并正常应用即可。除非车企愿意在硬件产品使用寿命期间提供持续性的设备维护,如润滑油的应用。
一般而言,硬件需要确保其产品设计在投入使用时就不会出现问题,且能在使用寿命中正常使用。为此,车企务必选择优质的供应商,后者还需提供其产品使用寿命的相关数据。
这就是数据驱动型设计及测试在硬件制造行业中逐步兴起的原因了。利用软件分析配合精密的应变计测定、压力来测定压缩及伸展时的材料应力,对终端应用的使用寿命进行评估及预测。
尽管硬件无法实现远程升级,但若使用测试软件可确保零部件是否在其使用寿命期间发挥正常功能并耐受环境考验。
车企在采购软硬件时也应一视同仁,优质软件务必要内置到最终版车辆中,确保能够与优质的硬件相搭配,发挥良好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