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开了一次媒体发布会声称自己解决了一个世界性难题
“终于,终于,终于有东西解决了XX的交通问题。”马斯克说。
站在以自己命名的隧道前,马斯克开了一次媒体发布会,声称自己解决了一个世界性难题:堵车。
根据马斯克的承诺,这样的隧道可以达到最高241km/h的运行时速,且依然能够保证安全。确实,如果以这样的速度横贯北京的地铁一号线,通行时间只有不到8分钟,但这样真的可行吗?
体验并不如人意
我们都知道,挖隧道通地铁,是城市利用地下空间缓解交通的良方,北京地铁每日的平均客流量为1027.18万人次,随着日后更多线路的开通,这一数字还会继续上涨。目前,北京地铁的运营总里程数为456公里,共17条线路,平均每公里建设费用高达10亿元,政府每年补助的建设费用达100亿元...
通俗点说,就是挖隧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耗时长,还需要巨额投入。马斯克在这条1.83公里长的隧道上,投资了4000万美元(约2.76亿人民币),最终完成了“测试版”的隧道,据《华盛顿邮报》的记者描述:“隧道内直径约12英尺,位于地下40英尺处,尽管车辆配有自动驾驶,但整个体验还是十分颠簸,虽然我们的最高时速才49英里每小时(79km/h),车辆仍与隧道底部的混凝土磕磕碰碰。”
也就是说,车辆在大约80公里的运行时速下,表现依旧令人担忧,整个过程说不上舒适,且通行效率也与宣称的241km/h相差甚远。对于这样的体验,马斯克则表示:“Boring Company没有足够时间来整平测试隧道底部的混凝土地基,因此导致行使途中颠簸不断。”也就是说,一套真正可以运行的成品隧道,还将花费更高的预算。
漏洞百出的头脑风暴
对于隧道交通的概念,马斯克将它设计为将普通汽车“改装”为可以连接轨道的版本,汽车在从柏油路过渡到“铁轨”时,只需要直接驶上即可。稍稍关注地铁的人都知道,挖掘通车所需的隧道同样需要隧道机的出场,整个过程与修建地铁别无二致。鉴于普通轿车没有那么大的体积,在工程规模上可以小一些,但在最关键的“铁轨”部分一定需要更高的强度以保证241km/h下的安全性。
除了现阶段并不理想的“试制品”以外,这套运行方案还有很多缺失的环节。首先,根据马斯克所说,这套隧道系统将适用于所有车辆,但却离不开自动驾驶功能,这项要求就会Pass掉现阶段大多数的产品。此外,新能源车型在高速行驶时比较费电是众所周知的,现场演示的Model X在前轮上安装了“导轮”系统,会进一步增加阻力,导致续航缩短,能源补充显然成了一个问题,届时如何设计轨道的分叉、能源补充站则成了问题。要知道,在地下实现这些的成本要远高于地上。
姑且放置这些基建问题,在隧道能够破除万难建成的基础上,如何保证车辆能够在自动驾驶过程中有效的采取紧急制动、距离保持等安全措施依然是个谜。现场进行的都是单车的演示,且配有专业的驾驶员。就算不提只有80km/h的时速和极其颠簸的过程,驾驶员也几乎没有干涉车辆,但并没有模拟出真实的自动驾驶场景。
就算所有的车主不介意花300美元在自己的前轮装上“奇怪”的东西,它看起来依旧像是骗小孩的把戏…
治堵神器会是它吗
马斯克在发布会上称,发展交通还是要往地下。这句话确实不假,但如此看来地铁系统其实已经更好的实现了这种观点的价值。尽管马斯克确实将挖掘成本降低了不少,但如果真的想用它来治堵,需要较大成本的前期投入以及法律支持。
按照马斯克的设想,所有进入隧道的车型都需要自动驾驶功能,这一点就会局限治堵的效率。此外,车辆前方需要安装的导轮系统也会产生多余风阻,会对车辆续航/油耗产生影响。我们都知道,堵车形成的原因都可以追溯到一脚刹车上,如何保证隧道中合适的车辆密度和最少程度的减速非常重要,同时,车辆由地上到地下的这一段如何高效运送也是未知数,如果分站发生排队现象,主管线的运行效率也会降低。
就目前来说,马斯克Boring公司的Loop项目依然有太多未确定的细节,尽管有不少投资者感兴趣,但这并不意味着技术难题并不存在,理想很饱满,现实很骨感。不得不说的是,马斯克继成功“上天”之后,这次又成功“入地”,也算是完成了一项壮举。反正“Idea”已经有了,至于剩下的事情能不能实现,就要看CTO的能耐了。